2016年2月4日 星期四

陳智傑:社會真相的新聞詮釋

【明報專訊】寨卡病毒突如其來,連港人旅遊勝地泰國也傳出此病毒已成風土病的消息。政府官員、醫學專家的意見,自不然成為新聞素材;但赴泰旅遊的港人,以至是熟悉當地生活的名人,其親身經驗也構成新聞的重要內容。同樣,當內地旅客數字下跌、零售業營業額等資料告知我們自由行人數放緩的負面影響時,一些市民的生活經驗——對街頭空間的感覺、店舖負責人的分享(有的說生意差了,有的卻說沒多大影響,有的還說租金平了)等,亦是新聞中的「真相」。

上文的例子,多不勝數。在新聞報道中的「真相」,既有較為客觀的資料:時、地、人、為何、因何、如何,以至是數字、專家意見、權威消息來源等;另一方面,新聞所呈現的社會真相中,亦不時有較為主觀或感性的細緻描述或生活經驗——民間的感覺、城市的萬象、時空的感觸等。前者固然是新聞價值中的重要材料,惟後者卻是讓新聞有血有肉,反映社會脈動,以至是貼近讀者心中所感受到的社會真相。

「系統世界」與「生命世界」

這兩種互相補足,卻又截然不同的新聞詮釋,跟社會學家哈貝馬斯(Habermas)討論「系統世界」(system)與「生命世界」(lifeworld)的概念相映成趣。「系統世界」的大意是指以工具理性為基礎的思考模式,例如以數據和資料論證效益如何、效果如何、最「理性」的選擇是如何等。日常我們工作中的利害分析、問題管理,固然是「系統世界」的產物;此外,生活中的一些點滴——如何以最少時間完成旅程、如何以最「抵」價錢買得貨品,以至如何善用人際關係網等概念,都是某種工具理性,以達成目標的手段為本的想法。

相較於「系統世界」,「生命世界」則傾向以價值、文化感覺、生活經驗為本的思考模式:賞景、鍾情於某種興趣、享受獨處、天倫之樂,以至是感應天地之冥想等。有時候,一些生活中所謂「不理性」的行為——例如一些被稱為「嘥時間」、「嘥錢」的選擇,可能正正就是「生命世界」中擺脫工具理性,不是把行為看作手段的思考模式。哈貝馬斯認為,資本主義正無孔不入地融入人們的思考模式,並有可能使「生命世界」被「系統世界」支配,局限了社會上溝通的功能。是故他提出一些溝通的規則:放下權力和身分,勿以手段為念等,才能使溝通發揮更好的威力。

上文有關新聞如何詮釋社會真相的討論,跟「系統世界」和「生命世界」之間的糾纏亦有共同之處。講求消息來源的權威、數字的真確、證據的推論等新聞考證工作,以及平衡報道、事實評論分開處理、把新聞迅速分門別類地處理的作業系統、倒金字塔式寫法等,都是設法以最快時間讓新聞以最有說服力的形象示人。這跟講求效率、效益、有力手段等工具理性的思考模式,有異曲同工之妙。

構成「真相」的材料

不過,講求效率、效益和維持公信力的新聞價值和行規,亦不時有人挑戰,亦有隨着時間空間而出現轉變。例如,新聞工作者的情感,應否影響新聞製作?一般來說,為了新聞公信力,都會說不。不過,在災難和十分悲情的一刻,一些動人的新聞描述,以至是新聞工作者本身的感情投入,卻會讓人覺得這些才是「真相」。另一方面,雖然數據、專家意見大多予人權威真確的感覺,不過有時一些人海奇情,反倒讓人勾起生活經驗的共鳴。這便是「都市傳說」—— 一些難以證實,但很多人深信的民間智慧——仍會出現於新聞版面的理由。

「生命世界」的思考模式,使人們看待新聞資訊時,多留意身邊的文化感覺和城市氣息,以至是「平衡」數據和專家意見所呈現的「真相」。有時,也許專家會表示市民不應去哪裏、不該如何做,數字會指出社會如何如何,但讀者以至是新聞工作者,總能列舉出生活經驗和一些「素人」的訪談,作為佐證,提出不同的看法。這些可能不是來自「科學根據」的看法,卻能使部分人相信。始終,生活經驗所給予的存在感、價值所帶來的滿足感,以至是「看見自己相信的事」所帶來的真實感,都是構成「真相」的重要材料。存在感、滿足感、真實感等文化氣息,未必是新聞行規、作業方法或專業信念所能完全給予所有人的。而有關新聞如何詮釋社會真相的討論,亦會在「系統世界」和「生命世界」兩者間搖擺下去。

作者是恒生管理學院傳播學院助理教授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