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7月17日 星期四

陳智傑﹕什麼是公共利益?

陳智傑﹕什麼是公共利益?



【明報專訊】什麼是公共利益?相信這是當下香港社會最讓人煩惱的問題。發展新界東北新市鎮、增加樓房及土地供應,是否算是公共利益?還是不遷不拆、捍衛香港農村、農業和農民(「三農」)的生存權,才是長遠的公共利益?是「日以繼夜、夜以繼日」地去審議議案,還是「拉布」,才是維護香港社會的公共利益?
每當社會出現爭議,公共利益一詞的詮釋,可說是兵家必爭之地。惟當各路政治力量和社會組織都爭取「代公共利益立言」時,輿論是如何呈現公共利益?這關乎人類社會是如何理解「公共」這概念,繼而再推論哪些利益算是「公共利益」。
「公共」的概念,源於群體對個人施加的影響力。從較寬鬆的定義,一個族群或一條村落的民風習俗,以至是對個人行為有所約束的流言耳語,某程度上可算是早期人類社會所呈現的「公共論述」。例如,有些事情不是自己和家人可以解決和決定的——婚嫁要按部落長老的安排、資源分配要按某種形式的集體議決而行、和鄰家女孩來往會被「講閒話」等。當人們漸漸意識到群居的一些規範,而這些規範的影響力把群居生活,與自己的個人及家庭生活分開起來,便漸漸產生「公」與「私」的想法。
「公共」的三重解讀
隨着社會變遷,「公」的範圍愈來愈大:由村莊和部落,延伸至慢慢形成的公權力單位:城鎮、城邦、聯邦、帝國、民族國、共和國,以至是國際組織和輿論。歷史和社會變化,讓「公共」的含意汲取了不同時代和文化情景的元素,並產生不同的政治操作方法。粗略總結來說,「公共」可有三重解讀。
其一,「公共」有「真理愈辯愈明」及「啓蒙社會」的意味。這源於不同年代的哲人如何理解「公共意見」——即是如今所說的民意。「意見」可以是主觀、偏頗和自私的看法。「意見」如果要成為「公共意見」,則要經歷公開辯論、接受他人觀點的挑戰,並以理服人,那才是客觀、理性、通用於社會的意見。由於「公共」表示了經過理性、公開辯論而提煉出的「知識」,故此當權者及全社會都有道義要聆聽及回應。
其二,「公共」代表了「多數人的看法」和「少數服從多數」的意思。這跟工業革命後的都市化(Urbanization)及形成大眾社會(Mass Society)息息相關。密集的城市群居生活、公民社會組織出現、投票制度慢慢形成,促成了「數人頭」式的「公共」概念。一方面,公民社會組織成了集結人民意見、代民發聲的單位,其代表性跟會眾數目不無關係。此外,投票制度漸成表達人民意願的做法,其後亦結合市場學的概念和技術而發展為民意調查。於是,意見分佈中的大多數,便成為對「公共」的另一種理解。
其三,「公共」也可代表了「曝光率」和「知名度」。這源於傳媒以至新媒體的社會影響力日增。大眾傳播媒介的興起,使「公共」漸漸演變為一種人們透過媒體影像所理解的社會。因此,在媒體中曝光愈多的人和事,便成為家喻戶曉的「公共人物」和「公共事務」。然而,隨着新媒體日益發達,社會界定「曝光率」和「知名度」的標準,也出現難以捉摸的變化。
我無意、也無法窮盡學理上對「公共」的解說。不過,上文3種對「公共」的詮釋,影響了當下社會如何理解和表達「公共利益」。「以大多數市民的福祉為依歸」、「數十萬投了票、上了街的市民」等說法,跟上文第二項以「數人頭」、「少數服從多數」去定義「公共」,可謂如出一轍。「公共利益」即是多數人的利益和意願,又或能使整個社會得到最多幸福的方法。選舉投票人數、民意調查的意見分佈,集體行動的參與人數等,都是呈現這種「多數人」意願的分析資料。因此,民意調查的準確度、投票結果和遊行人數的解讀,往往成了不同政治力量的爭辯之處,務求把「多數人」的定義詮釋為有利己方的說法。
當然,「少數服從多數」並非唯一詮釋「公共利益」的方法。事實上,即使是民意調查和選舉結果,往往也不能平息社會抗爭和政治衝突。大家總會見到有團體以「打逆境波」的信念堅持要改變社會,相信透過持續的對話、組織、辯論、教育工作,以至抗爭手法,終可使社會明白其綱領才是真正的「公共利益」。這正是不少社會運動組織、壓力團體和政治力量的信念——叫醒沉睡和吵醒裝睡的人。即使這刻的主流社會不明白我、大多數人不支持我、民意調查結果不利於我、選舉結果時不我與,仍相信堅持可改變社會。這跟把「公共」理解為「啓蒙社會」的思想很類近。
此外,大家常見的「政治化妝」,應對傳媒公關技巧,爭取傳媒曝光率的招式(由記者招待會以至在電視鏡頭前的肢體語言),公關形象策略,如何把自己所爭取的權益詮釋為公共議題以吸引傳媒採訪,政團、組織或社會運動安排代言人等,則與「曝光率」、「知名度」,以及由此而衍生的「公共形象」有密切關係。這些都影響議題能否成為「公共利益」——能否把自己所爭取或打算推行的事,轉化為讓社會廣為人知,並且予以認同或同情的民情。誠如上文所言,新媒體漸漸發達,使何事或何人能得到「曝光率」、「知名度」及建立正面公共形象,多了很多難以預測的變數。
「公共」的不同含意,使社會對「公共利益」呈現多種解讀和詮釋的方法和理據。這使現代社會討論「公共利益」時出現各種可能,其政治操作方法也可千變萬化。什麼是公共利益的問題,在不同時空的社會,都會有不同的答案。這些答案反映了人們在該時間下是如何理解「公共」——以「少數服從多數」的投票概念、以「啓蒙社會」的理念,還是以最得人心的公共形象,來定義公共利益。
作者是恒生管理學院新聞及傳播學系 助理教授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