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9月4日 星期四

蘇鑰機:報章政改報道各見立場

蘇鑰機﹕報章政改報道各見立場


【明報專訊】本周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在北京定出香港普選特首框架,列明提委會的組成辦法、須過半數提名、候選人限於2至3人等。泛民主派認為這個保守的篩選方案完全不能接受,將會進行佔領中環等抗議行動。翌日各大報章均以重要版位詳細報道事態發展,並以社評論及各種理據主張。

究竟香港18份日報如何處理這宗特大新聞?它們的報道是否客觀中立?立論是否持平公正?它們提出了什麼觀點意見?能否恰當地反映市民的心聲?為了回答這些問題,我閱讀和整理了9月1日報章的相關新聞及社評,嘗試從整體看新聞界如何報道和評論此事,並比較不同報章之間的異同。

附表列出各報的主新聞標題和社論標題,它們的立場傾向(以標題及內文一起判斷),及在社評中提出了什麽意見。表中亦有筆者在2012年進行市民閱報習慣調查的結果,即各報讀者市場佔有率(包括報紙的印刷版、網上版和流動版)。

表中的資料顯示一些值得注意的結果。首先是香港的報章市場仍很多元化,不同報紙對此事有不同的處理,有的熱烈贊成人大常委會的框架,有較中立的看法,也有強烈的批評意見。以報紙性質計,親中報緊跟中央調子,大眾報和精英報各有立場,免費報多傾向中立並較少評論。言論光譜拉得很闊,在中間位置的報章佔了多數,處於兩極的報紙壁壘分明,但均只佔少數。

原以為報紙的新聞報道應較為中立,結果發現有些報章的報道也見傾向。在18份報紙中的主新聞,真正稱得上中立的只有6份,另有7份的報道基本中立,但可看出一些偏向。在標題中有些字詞可堪玩味,例如反對框架的標題就有落閘、背棄、騙局、怒潮等,中立的標題出現雞肋、對決、硬碰、商討,而贊成的標題喜用進步、依法、「袋住先」、一人一票。

18報章社評有4立場

各報對政改進程有不同建議,從反對立場的「堅守原則底線」,到「和平爭民主,避免動亂」、「大家身不由己,結果難料」、「政改要邁步,袋住先」、「不要硬碰硬,要溝通」,再到另一端的「歡迎人大決定」立場。

從社評看,可發現18份報章有4種立場。如果將表中各報所佔的讀者人數比例一併考慮,持負面態度的報章有3份(佔市場的30.7%),中立的有8份(31.1%),中立而偏向支持的有2份(4.1%),而正面支持的有5份(13.3%)。表中的市場百分比總和少於100%,因有些讀者看Yahoo等網站及其他報章的新聞。

上述這些報章和讀者人數比例的取態分佈,是否能反映真正的民意?這些數字只能作初步參考,看來雖似有一定的依據,但大家目前未必能準確掌握真實民意,還有待科學化有代表性的民意調查來提供答案。上周我的同事李立峯在本欄目指出,民意調查機構最能代表民意,之後依次是社會運動和電台烽煙節目,報章繼續排名第4而且其重要性比4年前大減。新聞傳媒反映民意的功能下滑,值得業界和社會深思。要透過傳媒了解民意,我們也得多細看幾份立場不同的報章,才能較全面地知悉事件,逼近真相。

作者是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